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对高空作业人员安全越来越重视,高空作业车的发展前景被看好。据国外高空作业机械专业媒体杂志《Access International》报道,经济越发达,需求量越大,并且单位GDP需求量也越大。
高空升降平台是指3米以上,由液压或电动系统支配多支液压油缸,能够上下举升进行作业的一种特种车辆。采用液压传动的载人高空作业升降平台,是当代先进的物种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借助高空作业升降机升空工作,只要正确使用,安全得到保证。
我国高空作业车行业起步较晚,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有上海升降机、上海升降平台、上海铝合金升降机等、70年代才推出商业化样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升降机开始逐渐引入国外。从技术上限制这一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大高度复杂截面混合臂架技术、安全技术、智能化高效控制技术、可靠性等,缺乏前瞻性等技术支撑。
升降机最大作业高度为8〜35m,其中最大作业高度14〜16m的产品,全国近30个厂家几乎全部生产;最大作业高度35m且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企业目前主要是杭州爱知和徐州海伦哲公司;35m以上的基本依赖进口。
升降机结构型式基本为折叠臂架式、少量伸缩臂架式和个别混合臂架式,
新型联动折叠加伸缩混合臂架式高空作业车;在控制技术方面国内企业基本为电液控制,虽然已开始使用比例控
制技术,但还属初级阶段,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在平台运动功能和性能、安全措施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成功地开发出新型智能化高空作业车,开展系列智能化高空作业车的研发及产业化试点,这将进一步带
动我国行业技术的发展。
高空升降平台多功能要求在短期内仍是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主要有臂架起重(1〜5t)、平台载重(300〜500kg)、多乘员(4〜6人)、平台液压机具接口、380/220V
电源、照明灯、发电机(2〜5kW)等。分析原因如下: 一是经济相对落后,希望“一机多用”,以节省设备投资; 二是作业班组配置,一般电力维修作业,一个班组4〜6人,如果1台作业车具有这个承载能力,就不再需要加配服务车,既减少投资,节省运行成本; 三是电力、市政等行业施工,大多数情况都需又要
随机装带维修用的机具、材料等,如果车辆还有富裕载荷能力,就可以装载这些
机具和材料; 四是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比如夜间作业需要照明、发电功能,另外有些施工如压接电缆、安装电气设备、安装瓷瓶架需要钻孔等。